轉載 : 溫和而堅定的態度 面對孩子的操弄性情緒

2013123117:04

 

子的哭鬧常常讓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反應。首先,父母要先分辨是真的不舒服還是操弄性的情緒。當孩子意圖要操弄情緒時,父母最好的態度是「溫和而堅定」,保持心平氣和,說話愈小聲越好,只要重複原則即可。

摘自《這樣因材施教,就對了!-認識 9大氣質,揭開孩子的天賦密碼》

反應強度強的孩子說話大聲,開心的時候笑到在地上打滾,生氣的時候,像火山爆發,哭起來尤其讓人震耳欲聾。反應強度弱的孩子正好相反,外人很難察覺他的心情,因為不論高興或是難過,他的反應都是淡淡的、輕描淡寫的。即使生病也只是自己默默承受,常常會被父母忽略。

孩子的哭鬧常常讓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反應。首先,父母要先分辨是真的不舒服還是操弄性的情緒。

對嬰兒而言,哭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甚至是一種全身運動,有時候,精力旺盛的大哭是健康和強壯的表徵。所以會哭鬧的嬰兒是健康的,每個嬰兒每天都需要一定的哭泣量來鍛練自己的心肺功能,得到滿足。

幼兒階段,語言能力尚未發展成熟,他們還是無法精確表達飢餓、尿布濕了、疲倦、害怕等等生理及心理的不舒服,就用哭鬧的方式來吸引大人的注意。所以,面對孩子的哭鬧要先判斷原因,幫助孩子解決問題。如果孩子只是要宣洩情緒,就讓他哭個夠,不要阻止他。

有些狀況下,孩子哭鬧不只是代表他有生理或心理的需求,還帶有操弄別人的目的,他會企圖藉由哭鬧的方式來脅迫大人妥協,這時候就是操弄性的情緒。當孩子用哭鬧的方式,得到任何形式的酬賞時,就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模式。

 

溫和而堅定的態度

在面對操弄性的情緒時,家長則要學習不為所動,堅持原則,以免受制於孩子的情緒,被牽著走。更糟糕的是,增強了孩子用情緒操弄別人的行為,會變成一種習慣性的技倆。

當孩子意圖要操弄情緒時,父母最好的態度是「溫和而堅定」,不用生氣,也不必大吼大叫,態度溫和,表情堅定。保持心平氣和,說話愈小聲越好,只要重複原則即可。例如,「哭也沒有用,不可以就是不可以。」當孩子看到父母不為所動的態度,就知道踢到鐵板了,再哭鬧也沒有用。

有時候,父母會被孩子的哭鬧激怒,用大聲吼叫的方式,去壓制孩子的哭鬧行為。雖然有時看似有效,但孩子還是會覺得自己是成功了,因為父母的情緒已經受到影響,這樣還是會強化孩子哭鬧的行為。

有些學齡前的孩子,早上和媽媽分開時,用哭泣的方式試圖挽留媽媽。如果媽媽因此而不忍心,留下來安撫他,或是露出猶豫不決的表情,都會增強孩子用哭鬧來操控父母的行為。在這種情況下,媽媽要堅定自己的原則,讓孩子清楚

知道沒有商量的餘地。幾次哭鬧之後,自然學會不要再白花力氣了。帶孩子去商店和百貨公司,也會遇到相同的問題。孩子會用哭鬧的方式,企圖左右父母的決定,吵著買他想要的玩具,父母常常因為怕在公共場所丟臉,順應了孩子的要求,同時也增強孩子使用這個策略的行為。

 

當孩子在公共場所大鬧時,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因為他已經太累了,或是環境的刺激太強,已經超出他的情緒負荷。此時,最好的方法,是將孩子帶到比較安靜、人群較少、不會被別人注意的地方,讓孩子的情緒先安定下來,考慮孩子是不是有生理的需求,例如想睡覺、肚子餓、想上廁所、口渴要喝水、太熱或是太冷……,孩子在感受到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時,不見得都能夠清楚的表達他的需要,常常會用鬧脾氣的方式發洩情緒。明智的家長不會在這個時候打罵孩子,而是能找出真正的原因,並協助孩子解決生理上的需求,他們的情緒就會很快的平靜下來。排除這些因素之後,爸爸媽媽就要堅持立場,重述原則,告訴孩子大哭大鬧是沒有用的。

面對操弄情緒的處理方法

1. 不要屈服(或鼓勵)這種行為,不要讓屈服合理化。

2. 重新引導孩子採取正確的行為。「我的耳朵不聽你的哭鬧,你要有禮貌的說,我才聽。」、「你這樣問很有禮貌,我喜歡你這樣。」

3. 鼓勵孩子用說的,可以告訴孩子:「深呼吸」、「平靜下來」、「用講的」。

4. 前後一致,切忌不同狀況下有不同的標準。「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高興,但你還是得洗澡。」

5. 別給孩子貼上愛哭的標籤。「他老是這樣哭哭啼啼的。」、「他很囉唆」,孩子會相信自己是這個樣子,表現得更徹底。

 

文章摘自 : http://www.parenting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46625&page=3